能仁寺的寺庙建筑

网上有关“能仁寺的寺庙建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能仁寺的寺庙建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能仁寺建筑依坡就势,纵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双阳桥、大雄宝殿、铁佛殿、藏经楼等建筑,寺内殿宇栉比,佛像庄严。犹为引人入胜的是富有神奇特色的“能仁八景”。这八景是:大胜塔、石船、雨穿石、双阳桥、诲尔泉、铁佛、冰山、雪洞。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寺内最具特色的建筑。砖木结构,单层重檐,八角高翘,朱柱回廊,显得古朴庄严。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摩诃迦叶、阿难陀三尊木雕金佛像,威严安详,光辉普照。左右两边塑有十八罗汉,形态各一,栩栩如生。

大胜宝塔

寺中的大胜宝塔是九江市的标志。大胜塔,明洪武十二年(1379)建。清咸丰三年(1853)被拆毁三层,同治九年(1870)由九江兵备巡道景福倡修。塔为砖石结构,七级六面楼阁式,通高42.26米。塔门朝西,从第二层起,每层六面均有门,三实三虚。塔内有砖砌梯阶,如此可盘旋而上。此种塔梯结构在我国众多的古塔中,仅为一例。登塔眺望,浔城风光尽收眼底,匡庐雄姿历历在目。

石船

石船,槽状。长一丈五、宽尺余,侧面有铭记,凿于北宋庆历六年。相传宋元祐间,寺僧梦见一面目奇古的铁佛托梦于他,将乘石船浮江至浔阳。次日寺僧至江边迎接,果有铁佛乘石船泊岸,遂找人搬入寺内供奉。铁佛渡江便成为能仁寺一个有趣的佛教故事。现飞来石船放在天王殿东侧的水池中,船上坐一赤膊跣足,面貌奇古的铁佛。铁佛,生铁铸就。十年浩劫中被毁,现置于石船中的铁佛,是用水泥雕塑而成。

双阳桥

据传是宋元佑年间(1086-1093)所建,后来僧人在天王殿迦依泉开凿一长方形放生池,面积240平方米,深3米,池上有三孔石桥一座,石刻雕栏,飞龙走兽,花草卷纹盘刻其上,池水清澈,游鱼可数。每当红日当空,池中出现二个倒影,堪称奇观。

雨穿石

雨穿石,是一块位于大雄宝殿石廓檐下的长高各80厘米、宽50厘米的花岗岩石,呈长方形,长、宽二尺余,高三尺。正面雕有云头花饰,底部有铭文,为北宋庆历三年所凿。上面一漏斗形洞穴,传因久置檐下为雨水滴成,故名。这种雨滴石穿的奇物,是鼓励人们锲而不舍的一面镜子。

诲尔泉

在大雄宝殿的背后,有一口直径为40厘米的小泉,深达10余米,水质清凉甘甜,沁人肺腑,被称为“仙水”。寺内的僧人认为饮此泉水可益智生慧,增进悟性,他们常在住持的带领下来泉边忏悔礼佛,饮水受诲,故名诲尔泉。除此之外,能仁寺还有飞船、铁佛、冰山、雪洞等景观,合称 “八大奇景”。

冰山、雪洞

冰山、雪洞原为两座小山。传说一座能喷冻雨,一座能冒雪花。1931年法国传教士强占寺院东边土地建修道院时被破坏。寺僧搬来两块残石,沿用原来名称,置于铁佛殿院内。

有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以及金刚殿、铁佛殿、左右禅房及藏经楼等古建筑。此外,寺内原有“大胜塔”、“汉阳桥”、“飞来石船”、“雨穿石”、“冰山”、“雪洞”等八景,如今大部遗迹尚存。寺院建筑整体依坡就势,布局显得自然宽宏幽深。

关于“能仁寺的寺庙建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书芹的头像
    书芹 2025年10月30日

    我是奥斯号的签约作者“书芹”

  • 书芹
    书芹 2025年10月3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能仁寺的寺庙建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能仁寺的寺庙建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能仁寺建筑依坡就势...

  • 书芹
    用户103006 2025年10月30日

    文章不错《能仁寺的寺庙建筑》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斯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